首页 > 教改探索 > 教育热点 > 正文

让我们悠然地徜徉在“有效”的课堂中

发布日期:2017-05-10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节选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教学的效率如何要取决于教学自身的效益。教学效益是明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体,它既可以体现在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程度上,也可以体现在学生未来个体发展以及人类整体前景认知的改变上。尤其是对于后者认知的改变是不能够用量化的方式衡量的。目前的基础教学,多从教学效益的明确性一个方面入手考查,针对一节课进行量化,这只是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如果我们能够立足于一个完整的人的排样,如果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关注国家民族命运乃至于倾情于人类前途的大环境,那么,教学的有效性就可以自觉地提升到教育的有效性这一更加宏观的层面,那么,我们探讨的将不在是技术层面的细枝末节,我们探索的应当是可以指导技术如何使用的方向和总则。

在教学中,整体与个体是一对有机统一的概念。目前的教学状态是教师以个体为核心向学生整体(相对残缺)发散性地辐射有关知识和相应的技能。在知识的传播中,中途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这由教师、学生和传播手段共同造成。在一般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和教学手段是相对稳定的,那么,学生得接受差异便成为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影响因素。就目前的学生状况而言,他们伴随着网络和快餐成长起来,环境的浮躁性造就了学生整体效果追求的快捷性和显著性。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疏于劳作却祈求成功以及追逐一劳永逸的方法之心态和学习本身对求学者的要求是一个莫大的悖论。在此,不排除个别学生的沉静、沉稳、好学、上进。同时,学生整体特点与时代共进的特性造成了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兴趣点的多元化。因此,学生个体对知识能力的接受和应用并不等于整体律动中的有效性。换句话来说,就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更多的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有心插花”和“无意插柳”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课堂的有效性并不能局限于对几十分钟的追求。课堂的有效性是一个良好的起点,它应当具有强大的延伸性和宽广的辐射性。以课堂为载体,知识的传达以准确性、完整性为前提,以生动性、情趣性为羽翼。能力的培养以营造浓郁的氛围为手段,使学生耳濡目染。这样从教学者方面达到优化知识传输的优质化。从课堂上辐射到生活中,让学习和生活有机融合,学习于人生规划相互统一,学习与人生追求互相促进。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除了知识、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情感、情趣和人性品质的优化与提升。即使走出课堂这片洁净的天空,走出校园这方纯净的土地,走近社会这个巨大的染缸,接受合格教育的人,应当能够认知自我、认同高尚的价值追求、影响甚至消极的小环境。

合格的受教育者应当是有高贵的品质,有高尚的追求,有恒久的毅力的人。他们不仅要善于适应环境,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善于融入环境进而改造环境。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是完成知识的传达,更重要的是为学习者努力构造追求卓越的环境,并努力让这种影响最大化,渗入到学生的骨髓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需要。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也能用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各种资源锻造一个适宜于学习的小环境,为知识、能力、思想的传播奠定基础。外在的环境与教育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内在追求应当是统一的。只有教师对环境达成认同,他所执行的课堂教学才不至于给学生的内心注入现象和本质相互矛盾的因子。当学生能够认同教师的教学追求和人生追求时,师生之间就可能产生人生方向的共振,进而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人生规划、至极力想上达成共鸣。这样,有效性从简单的技术层面晋升到思想层面,学生个体的差异化不再成为教学有效性的障碍。

效率与效益更多地和工业与商业紧密联系。推而广之,将他们运用到各个领域一方面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喧嚣与浮躁。教育的产业化运动可以认为是其作用发挥的极致。在关注当前和着眼长远之间,平衡点总是难以有效地确立下来。在百年树人这样一个严肃的行业中,在关乎国家前景、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在地球越来越小国家差异性减小、民族史多样性被肯定并鼓励的国际环境中,我们的教育教学在关注眼前效益的同时也应当逐步给未来效益以足够的重视。

上一条:繁杂、专权,语文教学坑害学生何时了?(二) 下一条:文言文有效教学尝试

关闭